-
首页
-
传记
-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张嘉绍
92185万字
36190人读过
连载
洛阳,一座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的古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而洛阳又因牡丹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在牡丹花盛开的日子里,我独行洛阳,去造访这座千年都城并欣赏我国著名的国花。4月10日晚,乘坐K419次列车,经过6个半小时的车程,与次日清晨558,我到达了洛阳。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车到洛阳站后,出站后直接去公交站台乘坐801公交,上车直达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AAAAA级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两山之间的伊水让洛阳这座古城尽显了灵秀之气。 龙门石窟位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剪刀手”卖萌佛祖在宾阳中洞石窟,有一尊历经千年风霜的佛像,手势神似“剪刀手”。剪刀手佛像是在向游人卖萌,在提醒大家保护文物,还是想说点什么?有网友评论:四百年前的艺术大师们好有远见,知道在四百年后剪刀手肯定会风靡全球。 《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 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志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只可惜龙门石窟遭受的破坏要比云冈石窟大得多,绝大多数佛像都不存在或者是残缺不全的了。 ([]
最新章节:
第521章
尸兄
(
2024-09-09 09:05:10)
更新时间:
2024-09-09 10:04:05
陈冠廷
从没有出过国门的我,看到了国庆自助游俄罗斯的召集帖子,感觉秋日的北方大国应该是风景绚丽的,一念之下联系了发帖人,然后冲动地拍下了往返莫斯科的飞机票,那个时候是2012年5月9日,正值普金重返俄罗斯政坛的日子。 之后好像觉得时间很多啊,可以看很多资料啊,这样的暗想下晃到了9月了,买火车票,订回程票。却几乎没做什么功课就来到了准备出发的时间了。时光就是这么简单地在反复中从一百多天变成一天或者两天的记忆,还是出行好,出行在外的日子,会因为与平常不同,哪怕一个小时,你都能记得她的内容和意义。我们的生活想要多留一些印记,就需要多一点出行。 什么是俄国? 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复活》,还是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三套车》、《红梅花儿开》,还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是保尔柯察金,还是卓娅与舒拉? 是彼得大帝、叶卡琳娜二世,还是列宁、斯大林? 是加加林,还是霍尔金娜...... 那个世界上疆土唯一跨11个时区的国家,那个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优秀运动员的沃土,那个第一个进入宇宙的强大的军事国家..... 脑子空洞的、混沌地、模糊着俄罗斯的形象。 直到旅行归来近两个月的现在,我迟迟不肯动笔,皆是因为我的脑海依然混沌不清,梳理不了对她的思绪,唯一清晰的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更多地去品读她、感受她、欣赏她! 这是一组无序的预告片,下来的文字和图片肯定有很多缺失,我只是以一个自助游的过客的身份,匆匆的走进这个国家,而且丝毫不懂俄文,留下的空白,就有待其他人去丰富和填补了。 旅行就是这样,向往憧憬,然后去经历,从字面图片到身体意识,那么多的想象因为脚步的移动,最终变成鲜活的片段,留在你的脑海里! 或许就此成为你的一部分! 我看到帖子下方提醒,一个帖子只能上传三张照片,我在大脑里努力搜索,希望找出对俄罗斯最深刻的三个感受,它们是哪三个方面呢? 一、俄罗斯的教堂 二、俄罗斯的园林 三、俄罗斯的美女本文1-6页游记,后接第19-20页,再接31,33-40页,47-61页看美女的到38页、55-56页 先看看我们这次的行程D1(9月30日), 早晨从深圳到香港入关(29日抵达深圳),飞往北京,再从北京飞莫斯科,一天吃在飞机上,乘坐晚上1130前往圣彼得堡的火车,夜宿火车;D2(10月1日),清晨抵达圣彼得堡,找好家庭旅店,开始“西餐”生活。坐地铁在列宁广场转公汽前往“皇村”,下午参观圣伊萨大教堂及十二月党人广场,步行涅瓦河大街,宿圣彼得堡;列宁广场皇村圣伊萨大教堂 D3(10月2日),上午去夏宫,乘船游芬兰湾抵达冬宫游览,中午露餐面包,晚餐吃牛排大餐,夜逛彼得堡临街小店,宿圣彼得堡;夏宫芬兰湾冬宫 D4(10月3日),早晨到弗拉基米尔教堂感受东正教仪式, 上午去彼得要塞,下午去滴血大教堂、喀山教堂,逛涅瓦河大街上百货公司,晚上乘火车回莫斯科,宿火车;滴血大教堂 D5(10月4日),清晨抵达莫斯科转火车去金环弗拉基米尔镇,游览圣母升天教堂及悠闲小镇,之后转汽车前往苏兹达尔镇,晚餐在镇上四星园林宾馆吃鱼子酱等,宿苏兹达尔; D6(10月5日),游览苏兹达尔,临时改变行程当天不回莫斯科而继续留住小镇,晚餐买菜做饭,吃了一顿典型的中国餐,晚上散步感受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宿苏兹达尔;D7(10月6日),碰巧遇到一年一度的赶集节,又改行程,一直玩到下午1点多坐车到弗拉基米尔镇,转长途汽车回莫斯科,夜游莫斯科地铁,宿莫斯科;集市上,边唱边卖,“咱们的大饼最好吃”(猜的啊!唱的什么听不懂)家里种的南瓜、土豆、萝卜、苹果......手工做的针织用品,统统都是自己做的!小洋娃娃带着小老鼠今天也来卖南瓜,好大的南瓜啊! D8(10月7日),乘地铁到新圣女公墓及修道院,中午吃日本餐,随后参观莫斯科大学,后乘船游览莫斯科河,晚上兵分两路,看马戏和芭蕾舞(未果),夜宿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莫斯科河上观卢日尼基奥林匹克综合体育馆 D9(10月8日),游览克里姆林宫、红场等,逛“古姆”国立百货商场,下午4点前往莫斯科机场,在机场免税商店购伏特加酒,730的飞机离开莫斯科,宿飞机上;雨中红场莫斯科“古姆”百货商店内D10(10月9日),早晨7点多抵达美丽北京,回到祖国怀抱,中午乘火车返回武汉。一碗清粥释思念 2012年的中秋节与国庆紧密相连,还没出门的时候,我就在想,今年的中秋我会在哪里欣赏明月? 我们购买的机票是从香港起飞到北京,再从北京转飞俄罗斯。29日我们抵达深圳会合,第二天清晨6点,出发前往深圳的罗湖海关,过关后打车前往香港飞机场,8:30准时起飞。在香港机场碰头的是四位女士和一对夫妇,另外一位男士将在圣彼得堡与我们会合,一共七人同行,我们自发组成 一个团队,小队长是年纪最小的zl——这次活动发帖的召集人。 第一次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从北京到莫斯科飞了大概7个半小时,睡觉、喝饮料、吃饭、上厕所、聊天、看录像、看书看杂志、伸懒腰、四处走动……. 从拘谨的扣着保险带到随意的来来去去;机上中国人的脸孔居多,不过看着老外也不觉得陌生,感觉飞机上像是一个临时封闭的小party,大家散漫而自在地各行其是,适当地保持着这种近距离却松散的关系。 飞机上显示屏,不断显示着我们的距离和空中航拍图,五千米甚至一万米,一万三千米,我突然想起那首迪克牛仔的歌曲“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思念像粘着身体的引力还拉着泪不停地往下滴,逃开了你,躲在三万英尺的云底……” 而此刻,三万英尺的不是在云底,而是云层之上,我们距离太阳更近,月亮更近。 这是我的2012年的中秋之夜吗?俄罗斯的上空,我们与明月齐肩! 可惜,还没等看到月亮,我们就落地了,俄罗斯与中国的时差是4个小时,俄罗斯特别擅长的就是阴天,等我们从飞机上走出来的时候,就发现四周阴沉沉的,气温低了很多。 都说进入俄罗斯海关检查很严,不让带水果点心之类的。我还是悄悄带了月饼和一些萝卜干,实际上都顺利过去了。出海关,换卢布,然后就是购去往火车站的市内快车票。 听说俄罗斯的交通也是很拥堵的,的士也不多,所以这次我们多半都是坐市内火车或者地铁,要不就坐公汽,从没打过的士。这是我们在机场的自动购票机前购买前往火车站的城市列车票 莫斯科的火车站有9个之多,不同的火车站是对应开往不同城市的火车,我们的小zl事前都搜索了那些地名和站名,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了拿着打印地图和名称到处问人的自助行走之路了。 我们在飞机场购买的城市列车票直达去圣彼得堡的火车站,但是等到了那里,却发现偌大个火车站,竟然半个英文都没有,这可是俄罗斯的首都,这可是开往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啊,应该也是最大的火车站吧,竟然没有英文示,可见俄罗斯的封闭和保守,这算不算大国沙文主义的遗风呢? 我们拖着行李从这边到那边,半天找不到哪里是候车处,天下着雨,地上都是水,问了几个人都搞不清,甚至警察也指错了方向,当时内心有点打鼓,在这种完全不通语言的地方,自助行是否太冲动了点?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候车处,也是大出意料,竟然这么狭小破旧,几排简陋的椅子,旁边有几个小吃店,比起国内各大城市宽大亮丽的候车厅,这个候车厅真是一个丑小鸭。 难道俄罗斯城市之间流动的人口很少吗? 幸好有那么几个小时的时差,我们才有那么多时间来找地方,然后穿上羽绒服或者冲锋衣在寒冷中等着上火车。 这是火车站的候车室,就那么几个座位,中间是行李通道,候车的人寥寥无几。候车厅一角,有情侣在吻别下接第5页 小zl之前就在网上订购了火车票,也用A4纸打印出来,在站台上,我们拿出护照,给列车员核对姓名,然后列车员就会告诉我们的铺位号,感谢阿拉伯数字,感谢这个在全世界通用的符号,难以想象如果是如中文汉字般的俄文数字,我们又该怎样。 这列火车都是卧铺车厢,车厢比国内的要狭窄,但设计很有意思,像软卧一样只有两层,下面的床铺是可翻动的,翻起来后将行李放到格子里,放上床板,能保证行李的安全。靠窗那边,平时是一个桌子两个椅子,睡觉的时候就把桌子放下来,也是一张整床,这样,一个档口还是睡六个人,不过排列不一样了。 这样的卧铺空间够高的,但床铺又窄又短,真是令人纳闷,我们睡上去不小心脚都会出来,人高马大的罗斯族人怎么够睡呢?这点到后面参观之后,才了解了所以然,且当后表。 一夜卧铺下来,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首先,与中国不同的是,卧铺床是没有铺好的,每个床铺上只有卷好的垫絮和棉被,旁边会有一套卧具,包括床单、被套、枕套、毛巾,全是白色的,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一看就是清洗干净的。 我们学着俄罗斯人的摸样,自己铺好床,装好被子和枕头,(毛巾是给洗脸用的)。等第二天早晨再把床单、被套、枕套和毛巾都取下来送到列车员处,自己收拾好床铺,卷好被子和床垫。(之后我们到家庭旅店,也都是如此发送床上用品的。) 这种自助的模式能让人感觉用具的洁净,但实施的关键是需要人们自觉收拾,自觉归还。 一节车厢的顶头左边是一个巨大的垃圾桶,人们有垃圾都是自觉地放到那个垃圾桶,另外一头是列车员的房间,房间门口是热水桶和一个装满了小吃食品的大盘子,列车到站列车员就把那个盘子收起来,等车发动了再端出来放在外面,上面有巧克力、咖啡和一些袋装小吃食品,都有价格,人们要买就自觉放零钱在上面,因为列车员是经常 不在附近的,(相当于中国那些穿梭在各车厢的流动食品车,只是物品没有那么丰富), 我去倒水的时候看着那个盘子不免感慨,真的没人偷吗?那些物品和零钱真的那么安全吗?(拍的照片因为火车晃动不清晰了,没放上来) 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车厢里无论有多少人,都非常安静,也有俄罗斯人在结伴说话的,但都只是轻声耳语,旁人是听不到声音的。这与我们国内在车厢里大声地说笑及随意吃食品完全不同。这种体验在之后的地铁、公汽、城市列车上及(没有中国参观团的)景点都能感觉出来,安静的公共场所俄罗斯各处所见。 自助式铺床、没有人看守的小吃售卖盘以及安静的车厢,这些细节是不是一块反光镜,照出俄罗斯民族的素质和文明。 作为经常出行的中国人,我们是否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反思呢?折叠好的干净的一袋用品 躺在干净的床单和被子里面,感觉很安心,很喜欢这种安静地移动空间,也喜欢上了这种网上结伴而行的方式,大家一路相互照顾,但却无需多的寒暄和言语,经常保持着各自的思考空间,这给我这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提供了绝好的驰骋之地。 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她就是在圣彼得堡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上遇到的沃伦斯基,她就是在这趟奔驰的列车上踏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启程,曾经那个品德高贵,教养十足,美丽大方,受人尊敬的上流社会的模范妻子,为追求爱情离经叛道,以致最后为爱而亡。这个复杂的俄罗斯女性文学形象,甚至比真实的人物产生更大的影响,一直在世间流传。 火车的终点站,就是安娜的城市,圣彼得堡,这个曾经的帝王之都,会承载怎样的繁华,我们还能否寻觅到她所依附的那份上流社会的喧哗和骄傲……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走出火车站,发现雨停了,抬头望去,只见明月当空,这是从中国走过来的中秋月吧,我们在圣彼得堡见面了! 整齐的楼房和站前广场的方尖堆静静地矗立着,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网上联系的家庭旅店就在火车站附近,于是,大家 拖着行李兴高采烈地前往住所,准备开始我们的圣彼得堡之旅!下接第6页 根据地址我们找到了那个临街的小院,三面都有门,只有正对的门前亮着灯,看那样子,也像个家庭旅店的样子。但大门紧闭,怎么敲也没有反应,看门上贴有电话,打了半天没有人接。再拨一个电话,传出来的全是鸟语。 几个人在门前僵持了半个小时,终究没进到里面。大家决定先到街上去吃个早餐,然后等天亮了再想办法。 这家店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连锁店,虽是咖啡店但也有各种快捷西餐小吃。 店里没有客人,只有一个小伙子在柜台后面听歌,看到我们进去,很热情地对我们笑着,拿出菜单让我们点。 菜单以俄文为主,但配有图片,而且有部分英文单词。 这是我点的猪肉卷,配一小碟酸奶,一共199卢布。 一顿早餐一下子就花去40元,还真是有点奢侈。而且,吃下去,感觉是没吃饱的,不过想着两卷肉下去了,应该营养是够了的。 这刚开始呢,可不敢想念豆浆、油条、小米粥了。 这个猪肉卷正式拉开了我们西餐的序幕! 吃了小帅哥做的早餐,突然有人想到让他帮忙打电话,他是能听懂对方的表达的。这招果然好,小zl告诉他我们的意思,他能听懂几个英语单词,也算明白了我们的大意。他打完电话,告诉我们具体的情况,我们团队的那位男士出去寻找,竟然找到了旅店。之前我们敲了半天的地方原来是错误的,并不是那家,而是旁边右手边的那栋,门小得很,门前也没灯,难怪晚上我们找不到了。我们到得太早,订的房间还没有空出来,大家简单的洗漱一下,把行李放在过道上,一致决定先出去玩了再说。嘿嘿,这下,我们可以出门了! 后接第19页 走不远就看到清晨的那个火车站,天这么蓝,方尖堆在阳光下变了模样。一直都听说圣彼得堡一年晴不了六十天的,我们来的头天就奖励给我们一个大晴天,嘿嘿,真是幸运,回家继续攒人品!(他们说人品好就会出行遇到好天气!)我们今天的计划是去“皇村”,必须先坐地铁,然后转公交。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地铁站。我们这几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找”,找地铁、找车站、找旅店、找景点等等,自助游因为有不断地寻“找”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估计火车站里肯定有地铁,我们就从昨晚出来的地方又进去。白天来看圣彼得堡的这个火车站,感觉比莫斯科的那个好多了,墙上巨大的圣彼得堡的地图,相对宽敞的候车厅,还有各种艺术的雕塑和壁画,已经让人感觉到了圣彼得堡的气息。进了地铁,才发现与国内的地铁差别太大了。 第一感觉就是特别深,踏上通往地铁的自动扶梯往下看,根本看不到底,估计从上到下得花二分钟,只见彩色精致的广告灯箱一个个向后移动,我们就好像鼹鼠似的,一下子钻到地洞里了。 查了一下资料,圣彼得堡的地铁有些是建在地下100-120处的地层中,其中至少有一个地铁站是世界上真正的深度最深的地铁站。一是因为地表层的原因,另外更重要的是战备的因素。据说,斯大林时代在建造这些地铁的时候,都是将其作为防空战备的场所,那个时候正是核武器发展迅速的时代,所以不惜巨资投入其中。地铁入口处深长的电梯把人们带入地底站台第二个感觉,是站台设计都不相同,各具艺术特点(这个特点在莫斯科地铁更为突出),站台头顶是彩色的壁画,墙壁是材质不同的雕塑,在顶棚还做了别致的石膏花边,俄罗斯民族的艺术性渗透在各个角落。 第三个感觉,发现有设计完全不同的候车通道。不知道是不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有的跟国内一样候车站台是开放的;有的好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像地下通道一样,大理石的墙中间一道道全封闭的门,特别厚实,人们是无法知道是否有列车过来,只有等门开了,才可以直接进入车厢。普通的候车台全封闭的候车台 小zl招呼大家下车了,钻到地面上,发现川流不息的车流中间,竟然有一道很漂亮的凯旋门,前面还有几道有轨电车,很有特色的街景啊,先不管那些,过了马路拍照再说。一会小zl叫我们了,“大家回地铁站。”原来我们下错了站,早下了一站。哈哈,错了也好,错有错的景色!马路中间的凯旋门,听说圣彼得堡有四个这样的凯旋门,全部是由生铁做的,也不知道我们是到的哪条街。凯旋门上的雕塑很精致,建筑物上都有配套的雕塑是圣彼得堡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看上面的数字,这个凯旋门是1830年左右建造的有轨电车在马路中间穿过。游记后接31页 下了地铁应该坐11路公汽,等了一会,过来一辆,等六个人还没上完就下来了,说是坐反了。过了地下通道到马路这边,就见着11路过去了,却不知道哪里是车站,几个人又浩浩荡荡地沿着车的方向去找。 真是佩服小zl,在一个路口,她竟然又跑回马路对面去问人,竟然还给她问到了,我们就稀里糊涂到了一个广场,一看那个雕像就知道——列宁广场,又白捡一个景点。 看到这个雕像,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十月革命时圣彼得堡是苏维埃政权的司令部,列宁在这里领导了那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为了纪念列宁,这座城市甚至在他遇害后被改名为列宁格勒,但时过境迁,现在俄罗斯对这个事件保留好感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更愿意称那场革命是“政变”,是将俄罗斯带入苦难深渊的开端,圣彼得堡甚至出现过列宁雕像被炸的事件。 但不管怎样,列宁还在这里站着,像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样站立在圣彼得堡城市的中央。 看来,俄罗斯民族对于自己的过去还是很包容的,所以,在这个城市我们可以触碰到很多的历史痕迹,无论那段历史是红色的还是白色的。列宁演讲时的动作还在广场上留存,他的激情曾点燃的是一场革命正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记得列宁。 圣彼得堡的公汽没有中国的公汽那么先进,我们坐的是一辆像依维柯那样十几座的车,车上人一直不多,偶尔有几个人站着。 车上没有售票员,也没有专门的收款机器,大家上车,把钱放在司机旁边的引擎盖上,多部分都是自备零钱,如果需要找零,司机回过头来在旁边的盒子里找给顾客。给钱给得简单,收钱也收得很随意。 我们把地图给司机看,司机比划了一下,35卢布一个人,我们请他到站招呼我们一下,也不知道司机听懂没有,反正他笑着点了点头。 坐在公汽上,一路欣赏圣彼得堡的风景,觉得很是惬意,到哪个城市都该去坐坐公汽,真正地坐在当地人中间,让公汽慢悠悠地带着你在城市中穿行,那样,你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气息和脉搏。 皇村在城市的南郊24公里外,公汽好像开了很久似的,停在一片小树林前面,乘客和司机都告诉我们到站了,有人还指给我们前面的路。 大家下来沿着公路走着,过了马路是一个转弯。 转过弯,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完全被眼前的景色给震住了: 一条笔直的路,阴沉厚重的云朵前,左边是大片红黄相交的树林,形成一条彩色天然屏幕,一瞬间就出现那个词:开满花的树!那么壮观而气势,宏大中透着娇艳,只憾人心! 树下是碧绿的草坪,草坪上都是落叶,一阵风过,红黄的叶子缓缓飘落下来,有的还飘到草坪边的流水中…… 环卫工人正在收拾草坪的树叶,好像在收拾自己的家园一般,他们的身影让画面更加鲜活,好像是一段注脚——劳动也是一种风景!游记后接第33页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叶卡捷琳娜花园的一侧树墙,参团的旅客可能是从其他的路过去的,他们直接就坐车抵达了皇村的门口,所以这条路上才这么清静,清静得如此绚烂。那些秋天的色彩随着脚步的挪动,缓缓拉开序幕,原来它们是衬托,它们的身影是为了那个蓝色金顶——光彩夺目的叶卡捷琳娜宫! 我们到了目的地“皇村”,她还有个名字叫“普希金村”,是因为普希金小的时候在这里读过6年书,而普希金被称为是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创作者,“俄国文学之父”,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锋,在1937年将这里改名为普希金村。 但短短的6年的读书生活,除了后人留下的一座雕像,整个宫殿和花园再也找不到普希金的痕迹,走到哪里都是皇家的气息。所以叫皇村还是最贴切的。 我们进了园子,竟然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中国旅游团队,熟悉的皮肤、面孔和声音,让我们有回到了中国的感觉。 皇村分为几个部分,我们还是先排队进入叶卡捷琳娜宫吧。 进入宫殿是需要单独买票的,(100卢布),这里屋里屋外温差很大,一般进入房间都会脱去外套,整个俄罗斯的这些室内参观场所都不允许带外套和背包进入,都必须存起来。所以,每个景点都有大范围的存包、存衣处,有专人的管理。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小说和电影的一些场景,那些外国人出席宴会、party之类的活动就是进门先脱去外套和帽子,将这些交给看管人,看来这是一种习俗了。我们就好比是那些被邀请的客人一般,嘿嘿,有点意思。 大家戴好鞋套,先上二楼吧。 非常幸运,正好有个中国旅游团进来,我们就跟着一起了解这座宫殿吧。 18世纪初,彼得大帝为了夺取一个适合的出海口,打开面向西方的“一扇窗口”,对当时的北方强国瑞典发起了战争,在征战到今天叶卡捷琳娜宫的所在地时,遇到了特别顽强的抵抗,在浴血奋战后,终于攻克该地。彼得大帝感到好奇,于是抓来给一名瑞军俘虏询问,原来当时的瑞典国王很喜欢此地,希望在这里建一座行宫,彼得大帝听后笑了,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这里以后就属于俄罗斯了。” 战后,彼得大帝就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一次,彼得大帝来到他的一个宠臣家喝茶,被上茶的女茶奴的美貌所吸引,就索要了这位女茶奴,并一生宠爱她,封其为后,还就将这块地赐给了她,她当时只是让人简单的盖了一座二层小楼。她在彼得大帝死后成为俄罗斯新一代女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她去世后,即位的伊丽莎白将那小楼拆除,在此地大兴土木,建成了今天的叶卡捷琳娜宫摸样,而她及后面的历代沙皇也经常前往此地度假,所以这里称为“皇村”,那个宫殿叫叶卡捷琳娜宫。([]
蔡雅惠
揣着梦想带着渴望带着群友和哥们的嘱咐,带着对所有热爱户外人的祈福,经过许久的准备,我即将要踏上进藏之路! 西藏是我们梦寐的归宿,西藏是神圣的摇篮和天堂,渴望那里的蓝天,渴望着伸手可以触摸到的蓝天中的白云,也渴望着你那祥和的无尽的牧草和低头吃草的藏牦牛! 西藏,我要来了!请您张开你宽阔的臂膀并释放出慈祥的母爱接受我吧!全程攻略:D15月13日,早9点木子户外出发,途径辽河大桥-盘锦油田-锦州采油厂-滨海公路-锦州-葫芦岛-绥中兴城-秦皇岛-北戴河。行驶里程395公里油耗12升行驶时间8小时(其中累计休息1小时)D25月14日,北戴河-昌黎-乐亭-唐海县-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北外环-霸州-白沟-保定徐水县,骑行447公里。D35月15日,保定徐水县-保定-望都县-定州市-新乐市-正定县-绕行石家庄外环-鹿泉市-307国道-平定县-山西阳泉市-寿阳县,骑行300公里其中100公里盘山路。D45月16日,早8点半出发11点到达骑行152公里,骑行路线寿阳县-S216-南燕竹镇-晋中-太谷县-平遥古城。骑行152公里。D55月17日,平遥-灵石县-洪洞县-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河津市-韩城市-合阳县,骑行380公里由山西进入陕西。D65月18日,合阳县-大荔县-108国道-渭南市-临潼-西安-周至县-秦岭盘山道-佛坪县骑行里程:424公里 (周至县-佛坪县盘山路120公里)D75月19日,佛坪-洋县-城固县-汉中市-勉县-宁强县-朝天区-广元市,骑行320公里(其中200公里盘山路)D85月20日,广元市-剑阁县-绵阳市-德阳市-广汉市-成都-成都南517318川藏线-拉萨起点接待站,骑行里程404公里。D95月21日,成都-新津-邛崃市-名山县-雅安行驶里程:140公里。D105月22日,雅安-二郎山-泸定-康定。行驶里程182公里D115月23日,康定-折多山口-新都桥-雅江 行驶里程:157公里。D125月24日,继续走318雅江-理塘——稻城,行驶里程332公里。D135月25日,稻城-理塘-海子山口-巴塘 行驶里程:329公里D145月26日,巴塘-竹巴龙-芒康-如美-登巴-左贡-邦达 行驶里程:368公里D155月27日,邦达-巴宿-然乌-波密,骑行里程:325公里D165月28日,波密—林芝——工布江达县,行驶里程:378公里D175月29日,工布江达-拉萨 行驶里程:278公里D185月30日,梦想成真!拉萨D195月31日,拉萨闲逛D206月1日,拉萨-那曲 行驶里程:360公里D216月2日,那曲-沱沱河,里程:420公里D226月3日,沱沱河-格尔木 里程:420公里D236月4日,格尔木-青海湖黑河乡 里程;558公里D246月5日,青海湖环湖大概要360多公里,早9点出发晚5点半回到旅馆。D25——D316月6日——6月12日,青海湖——辽宁滨海路锦州区域,骑行2200公里D32:到家!2012.5.13——2012.6.13辽宁营口——西藏拉萨——辽宁营口行程:一万公里 5月7号上午去了二龙哥们那里准备把摩托维护一下,到了那里他不在,带孩子看病去了。等了一小会,二龙一回来就换上衣服帮我做维护。换了机油和机滤轮胎充气并对刹车做了调节,亲自试骑了下,哥们还亲手为车上了链条油,关羽在此感激不尽! 5月8号开始整理随行的必备品,把闲了一冬的车包也拿出来了,边包还可以只是横包坏了,想想原因是去年骑行的时候过多的使用了横包,雨水浇过后没有及时晾晒导致糟了,哎。。。无奈呀,只好淘宝又拍了个高大威的横包。 5月9号早5点到店,自己又对车进行小规模的检查,灯光 离合器高低 驮包的货架 后视镜锁紧。。。10点去哥们的洗车行刷车顺便还蹭了顿饭。下午渤海大街骑行西炮台、好旺角、湿地,南行至热电厂,检查下机器性能。去钢铁买的塑料膜,然后到一个做衣服的那里做了2个大的驮包防雨罩,因为进藏后的天气随时会变以防万一,但愿我的爱车能顺利的驮着我离西藏越来越近! 5月12日,准备装备装车! 一切准备就绪,心情竟然出奇的平静,一路上的精彩在等着我,梦想,离我越来越近了! 13号早9点木子户外出发,本想低调出行,无奈几个铁杆哥们执意要送,感受着哥们的依依离别之情,世界上,友情才是最暖的,我笑了 送行的车队 送君千里终须别,大桥下,抽完这只烟,我将独自踏上征程 D1: 出发行驶到盘锦曙光采油厂,突然一辆辽F牌照的雅马哈踏板超了上来,呵呵你超就超吧我不急,走了一段路后前方来到了修桥的位置,那辆踏板傻眼了,随即摆手示意我停车向我问路,后来得知这哥们是从丹东一路骑行过来的,终点北京,几天前和女友回丹东老家,在丹东买的摩托要骑回北京。这北京的哥们只带了头盔穿了件骑行服下面牛仔裤旅游鞋,我就问他:你就这样骑到北京吗?那哥们笑了说,女友开奥迪A4在高速上呢!原来如此有救援车跟随,强!!! 既然是同路人免不了相互的递烟点烟,那哥们也对我说:我超你的时候就能感觉出来你是要进藏的,我说为什么你能看出来呢?他回答说辽H牌照如此的装备并且是向南骑行,后来得知这哥们也是个驴。。。 他女友来电问路,然后我接的告诉她在锦州东下然后左拐直行26公里滨海路和我们汇合。 午餐一起吃的北京哥们消费,由于路上风大并且海边骑行,我把我随身带的冲锋裤给那哥们穿了。 晚餐北戴河哥们接待,并且给北京的哥们和女友安排了晚上住的宾馆,在送他去宾馆的路上他感慨的说了句:同是同路人天下驴友一家亲!大哥北京有事您言语! 13号早9点出发晚上5点到达北戴河,行驶里程395公里油耗12升行驶时间8小时(其中累计休息1小时)哥们家的狗狗 哥们的媳妇在给俺做早餐 D2: 5月14号一直走行在河北省唐山和天津滨海路,看惯了我们家乡的海对这里的海没有感觉了,进入河北管辖区后一片大平地所以就没有拍片。 14号的骑行路线是:北戴河-昌黎-乐亭-唐海县-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北外环-霸州-白沟-保定徐水县,骑行447公里。 晚上入住徐水大酒店,经理亲自接待了我,说佩服我的独行,惭愧。 两个保安轮流为我看了一夜的车,真的很感谢 D3 5月15号骑行路线:保定徐水县-保定-望都县-定州市-新乐市-正定县-绕行石家庄外环-鹿泉市-307国道-平定县-山西阳泉市-寿阳县,骑行300公里其中100公里盘山路,路上都是拉煤的大货车。石家庄路遇广西的小伙子,广西做飞机去拉萨然后飞北京,北京买的车骑回广西! 离开石家庄进入山西开始有山了心情随之也特别好,看看这山顶部多平,觉得很像我们那里的官财山! 拉煤的车很多我算了下每隔10秒就有一辆通过,不到山西你是不知道有多少拉煤的车! 连日来没有雨,路面为什么会这样的亮!并且有点滑! 猜猜?答案:由于都是拉煤的车,煤面难免会掉落到路面很多车碾压后就造成煤色的镜面了并且有点滑! 营口还没有建筑如此讲究的散热塔进入山西境内随处可见的老建筑进入山西山西人民欠迎你!哈哈!如同9几年的时候 北京欢迎尔! 路 这个隧道长将近1600米,里面通行的都是拉煤的车,隧道灯很暗,里面空气夹杂着煤灰让人窒息,根本什么也看不到,大车呼啸着从你的身后发疯的超过,幸亏我有双闪,好可怕呀! 晚上到住处,我就像是从煤堆里扒出来的一样,脸黑黑的,照照镜子,原来我从刚果来,哈哈入关了,还能见到长城 D4: 5月16日早8点半出发11点到达平遥,骑行152公里,骑行路线:寿阳县-S216-南燕竹镇-晋中-太谷县-平遥古城 直接骑进平遥古城感觉特爽,最后在步行街附近停下,和附近一家地方小吃的伙计攀谈起来,了解一下在网上收索不到的信息,最后决定应该今天住下。 感觉进城后一切事情都很顺利,随便找了家城内居民的自家小旅馆真是随我心愿,即解决了住又解决了车和包看管的问,车直接就停在我住的门口。 解开了随车包换衣服,清洗换下的几件衣服后开始逛城!今天出发时的路 路上村口的山西吊炉饼,看人家那手艺和设备,老娘帮着儿子一起做生意!其实也很贵的一元一个,我觉得这么大小的饼在我们营口应该一元两个吧!途经榆次老城 平遥古城随拍!本来想介绍下平遥古城,上网一搜都是,大家自己去找吧呵呵! 给我的感觉是住在这里的人每家都有文物,并且吃饭、睡觉、生活每天都在一起相伴,以下的片都是真实的。 另外一家古今结合,古老的家具和现代的高科技电脑。。。 当铺家的地道([]
黄文意
乌孙是公元前二世纪崛起于新疆伊犁河流域的西域古国,鼎盛时期人口达到63万,一度成为西域三十六国最强大的国家,在伊利草原留下了悠久的璀璨历史。东汉末年,乌孙内乱国势羸弱,在鲜卑的攻击下退入葱岭散居,至今天山深处还残留着乌孙古城遗迹。 乌孙向南越过天山沿塔里木河东行直至长安,是乌孙与汉朝使团、商队往来的通道。乌孙(包扎墩)古道与夏特古道相距近200公里,均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通道,被统称为乌孙古道。 60多年前,一支军队成功连穿了两条古道,1946年,已经控制伊宁地区的三区民族军制订了南北中三线作战计划,南线作战部队于1946年6月从伊犁州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出发,翻过包扎墩达坂,穿过130公里长的乌孙古道越过天山进击南疆,攻占了拜城和温宿县,在攻打南疆重镇阿克苏失利后,又于10月突破国民党军队在夏特古道的阻击撤回北疆。 我们计划重走60年前的这条行军路线,先从北到南穿越乌孙古道,再从南到北反穿夏特古道回到北疆。 这是一场没能最终完成的旅行,当旅行戛然而止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沮丧。无奈和惆怅渐渐淡去,伴随着记忆的回放,那些不断泛起的点点滴滴却总是试图提醒我,这已经是一场完美旅行。 利空出尽是利好 研究路线做好攻略,接下来就是招兵买马,每年的寻伴总是个难,今年也不例外。原计划组建六人队伍,可是折腾了几个月,临到出发前一个月才勉强凑够四个人。 以前每一次旅行都没有超过两人,所以四人的庞大队伍已经让我很是满意,不过,即使是这样低水平的满意也没能持续多久,出发前第9天,一个队员因事要求退出。通常情况少一个人也不打紧,在人数问上我早就习惯了随遇而安,但走这条有些风险的线路,少一个负责技术和安全的核心队员,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剩下两位同伴让我心里直打鼓,一个是价真货实的路痴型傻走驴简单,另一个是对线路毫不关心的摄影迷老米(米老鼠)。 简单一门心思痴迷于走路,但从不去关心怎么走,她说看到攻略和地图上的花花碌碌就头晕的厉害,我也就没强逼鸭子上架。 老米忙着研究负重拍片功略也不会去关心徒步攻略,老米这是第二次徒步,第一次负重,为了凑够人数,在我软硬兼施的动员下好不容易才把他给拉入队伍,他原本不是路痴,处于对二十年老友的盲目信任让他自甘堕落成了路痴。 虽然都是两眼一抹黑,路痴甲和路痴乙却具有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俩意见高度统一,“队长,怕啥呢,走不通回头是岸。”很干脆的把一大堆烦恼丢给了我。 去年穿越乌孙古道的小蜜蜂特意叮嘱我,三个人过科克苏河上的溜索基本不可能,那些溜索绑在离地近三米高的树干上,人手太少很难把人托举起挂上溜索,除非你能像猴子一样爬树。在那些纠结的日子里,不止一次梦到自己出现了严重的返祖现象。 纠结的日子里利空消息传来,科克苏河上的溜索已经被洪水冲断,线路受阻,于是紧急研究备用路线方案——绕道溜索上游木桥多走两天多翻三个达坂完成穿越。 备用方案还没捂热,更大的利空接踵而至,而且是坏事成双——溜索上游所有的木桥都被洪水冲毁,必经之路科克苏河已经无法逾越+夏特大冰壁断裂,线路有大变动。 这些不能回避又没法证实的坏消息让人头疼,我试图把这些重大利空与甲乙同志分享,两同志沉浸在徒步装备购置和摄影器材添置带来的网购快乐中,显然无暇它顾,不过他们的意见仍然很统一,“队长,别怕,走不通回头另找一条路走就是。”似乎天山里通向南疆的坦途多如牛毛。 我只能心怀侥幸的安慰自己——兴许,利空出尽就该是利好了吧。 反复研究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保护措施也独个儿演练了好几次(甲乙同志都很忙,没空参与),心里还是忐忑不安,骨灰级路痴已经指望不上,只能叮嘱自称地理高考98分(20年前还是100分制)的老米认真研究攻略,我想,路上有个人商量总是能壮壮胆。 第二天,老米兴奋的告诉我,“攻略看完了,搞半天才弄明白我们队伍是先走乌孙再走夏特呀!”说完顺便问了一句:“背几个镜头合适些?三脚架带哪种?”直接打消了我拉人壮胆的幻想。 出发前了解到今年还有几支队伍进乌孙,一交流才发现很不对劲,几乎每支队伍都是经过多次拉练层层筛选淘汰才组建起来,对这些队伍来讲,走过墨脱就自称强驴的人连参加拉练的资格都没有,选拔队员的准最低也是特种兵级别。 回头再看我们生拉活拽勉强凑成的队伍,怎么看怎么像草台班子,不过心里还是暗自庆幸,幸亏我们是今年第一支溜进山的穿越队伍,否则在路上遇到特种兵,民兵们多半都不好意思招呼。老米老友第二次徒步第一次负重 八卦城 9月19日清晨8点35分,从乌鲁木齐出发的5815次列车驶进伊宁市火车站,提前联系好的王师傅(王正林13519993637)已经等在火车站门口,坐上车就直奔徒步起点——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 特克斯是乌孙古国夏都所在地,现在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1938年,因完全依据后天八卦图建成而得名八卦城。 据特克斯县志记载,南宋嘉定三年,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前往西域,在游历天山的途中,发现了特克斯这块“风水龙脉”,丘处机用后天八卦图确定了坎北、离南、震东、兑西的八卦方位,这就是特克斯八卦城雏型的最早传说。 1936年,新疆军阀盛世才的岳父宗秋浚调任伊犁屯垦使兼警备司令,精通易理的宗秋浚也发现了特克斯这块风水宝地,他亲自设计了八卦城图,1938年,特克斯县县长班吉春开始主持修建八卦城。 八卦城堪称《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八卦城以城中心花园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向外辐射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一条环路,一环8条街,二环16条街,三环32条街,四环64条街。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64卦,整个八卦城栩栩如生的演绎了《周易》学说的深奥内涵,简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进山前在特克斯县最后一次进餐,所以这碗大号牛肉面端上来后,我又另添了一份牛肉和一份面条 路痴甲培训路痴乙 从特克斯县出来很快进山,拐进河谷,眼前的水电工地干得热火朝天,面对挖得乱七八糟的道路,王师傅有些傻眼,他说去年来的时候这里的河谷静悄悄。 一辆水泥搅拌车突突的开过来,开车师傅竟然是王师傅的熟人,一阵寒暄后,在他的指点下东绕西绕终于绕上进山的碎石路。 百无聊赖中,简单竟然破天荒的关心起线路来,听到简单漫不经心的随口一问,老米立马来了精神,临时抱佛脚掏出功略开始认真讲解起来。忙着现炒现卖着意卖弄的老米,显然没注意到简单已经听的昏昏欲睡,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路痴甲培训路痴乙。” 老米讪笑着住了口。 琼库什台村 翻过山口,蕴积已久的乌云终于垮下脸,雨开始下个不停,山谷里浓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王师傅紧握着方向盘,汽车缓慢滑行在泥泞的下山道上,雨雾中我们抵达了徒步起点——琼库什台牧业村。 下车后,开始重新打包收拾,一群哈萨克牧民迅速聚集过来,围着我们指指点点议论个不停,出发前拍合影时,看稀奇的牧民们呼啦一下涌进镜头,毫不客气的把几个穿越主角给生生挤到角落里去。 下午三点半,我们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出发。出发前的合影,牧民成了主角,中间这位大汉颇有点舍我其谁的气势 甲可思摸 雨雾在山谷里快速涌动,山林溪流忽隐忽现,我们沿着湿滑泥泞的马道往山谷深处走去,出发后老米显得很兴奋,拿着相机拍得很起劲,泥泞马道上左右穿插频频按动快门,尽管镜头上已是水珠点点,还是时不时的来个雨中静物特写,队伍走走停停简直就像是幼儿园的春游。 琼库什台村是哈萨克族牧民聚居点,不时有骑马牧民赶着牛羊回村,入秋后天气渐冷,天山深处的达坂已经积雪,牧民开始从深山牧场往村子里撤,牛背马背上驮着大捆大捆的家当。 沿途牧民总是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路上临时抱佛脚学了一句哈萨克语的“你好”——甲可思摸,这下终于能派上用场,于是见人就是“甲可思摸”,把迎面而来的牧民挨个“摸”了一遍,尽管“摸”得很认真,老米有时还帮着“摸”,有些牧民甚至连“摸”了好几遍,我们殷勤的劳动却没有收获热情的果实。 大多数牧民骑在高头大马上傲然斜睨,神色冷然,骑马的看不起走路的我能理解,自古以来,骑兵瞧不起步兵本就是一种光荣传统。所以,偶尔有骑兵点点头就会引来我们使劲的“摸”,偶尔有骑兵赏脸回“摸”步兵一下,这一“摸”总是让我很激动。驮着全副家当回村的牧民,这头牛长的有些喜剧,像是戴着白色面具 再来一次? 进山的道路沿着溪流左岸缓慢爬升,穿出树林,雨水更加稠密,茫茫白雾笼罩着山野,哗哗的流水声回荡在山谷。 云雾中行走,我们对风景的期待已经降到最低准,偶尔浓雾倏忽散开,那仿若施舍般显露出来的茵茵草地和山谷木屋,总是引得我和老米手忙脚乱,很没出息的抢着掏相机。 斜坡上马道泥泞湿滑,泥浆被牲口践踏得一团糟,所谓马道,现在看起来就是马走起来很爽,人走起来很不爽的道路。不愿在泥浆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踩,改走上斜坡草地,不料绿茵草地积满水更加湿滑,暗藏杀机。 没走出多远,支撑脚一滑,身体陡然歪斜,肩上压着70斤的重量,担心受伤不敢硬拧,把相机紧搂在怀里,侧身重重的倒在泥水里,慢慢的爬起身,已成了个泥人。 老米和简单呆呆的看我表演,连忙转头问老米:“拍照了没有?”两人连连摇头,看到我遗憾的表情,老米说,“或者,你再来一次?”斜坡草地,看上去很美,狼狈不堪的从地上爬起来,满脸是泥 邀请来得太早 爬上山坡,道旁木屋里走出一个年轻女子,在雨中径直向我们走来,用生硬的汉语招呼着:“休息不?吃饭不?”反复问了几遍又用手做出扒饭的动作。 走在山谷里,沿途擦身而过的牧民都显得很冷淡,突然走出个年轻女子这么热情的邀请,巨大的反差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通常在旅行途中,别说这样热情的邀请没法拒绝,即使是蹭吃蹭喝的机会偶尔乍现,都会让我忙不迭的扑上去。 回头看看老米和简单,他们对年轻女人的热情邀请显得无动于衷,的确,年轻女人的邀请来得太早了些,即使在冰冷的雨水中走路很不爽,可是才走一个多小时就让他们停下来吃喝享乐,老米可能无所谓,简单多半打死也不从。 悻悻婉拒了女人的热情邀请,继续向雨雾弥漫的山谷深处走去,走出很远,还心欠欠的频频回头张望。 路痴定律 雨水无休止的倾泻,内衣已经湿透,气温降得很低,就在卸包吃馕那一小会儿功夫,双手很快就冻僵,连馕饼都拿捏不住。 走到近7点半,道旁又是一座空置的木屋,新疆的天空到9点钟才全黑,拿不准天黑前还能不能遇到木屋,这样的坏天气在泥泞的草地上扎营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在木屋里扎营,老米没意见,简单却很不乐意。 简单已经冲到前面很远,被叫回来时满脸的不情愿,她说刚开始兴奋起来,状态正好走的正带劲就叫停当然很不爽。不情不愿的卸下包,简单还舍不得进屋,带着没走满意的无奈表情,独个儿在雨中转悠了几圈又主动提出去河边提水。 简单高高兴兴提着水桶去河边继续过瘾,我和老米燃起篝火,身上的衣服都快烤干,简单还没回来,心中有些惴惴不安,正准备出门找人,简单带着满身水汽闯进来,满脸惊惶地说:“糟糕,迷路了,差点我就回不来了!” 到100米远的地方打水也会迷路?我和老米面面相觑,都有点回不过神来。 细问才弄明白,简单来到坡下的小溪,装满水桶掉头就走,走到一个断崖边才发觉走错了路,既然已经走晕了头,路痴驴肯定弄不明白自己走到了哪里,也弄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走到这里来的。呼喊了几声没有回应,简单这下慌了神,提着水桶东奔西跑,却总也走不出山沟,后来糊里糊涂从某个地方钻出来,看到木屋才好不容易摸回来。 “打水后你怎么就没按原路返回呢?”老米觉得不可思议。 “转过身就糊涂了,以为走的就是原路哒,每次都这样,只要我认为方向是正确的,那一定已经弄错了。”简单一脸的无辜,显得很委屈。 老米是第一次领教简单的路痴绝活,很有些后怕,“早知道这样,应该把救生哨给你带在身上,迷路了就吹哨。” “哨子解决不了问,以后简单去打水得给她配个向导。”路痴驴的路痴本色我曾经深刻领教过,已经是有点见惯不惊,不过看到老米对简单的路痴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忍不住开口提醒他。 经过了这茬,对路痴驴的保护开始形成制度,行进队型严格固定——我开路,老米收队,简单夹在中间。同时明确了三条纪律——绝对不允许简单冲到队伍前面或在队伍后面逗留;行进途中,必须确保简单始终处于我和老米至少一人的视线以内;绝对禁止简单同学的营地活动超过视线范围(嘘嘘除外)。 这才刚出发,简单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路痴定律随之出炉——只要简单认为是正确的,那一定已经错了。 英俊少年 清晨,雨过天晴,浓雾依然弥漫山谷。 收拾出发已经10点钟,一个哈萨克少年骑马追上我们,超越后却并不远去,就呆在前面三五米的地方慢慢催马前行,英俊少年显得对我们很感兴趣,坐在马背上回转身,眼神直勾勾紧盯着我们。 “甲可思摸。”连摸几遍没有反应,英俊少年马背上回身的姿势仿佛凝固一般,依然是直勾勾的盯着,始终保持在我们前面一点走着,颇有点带路的意味。 其实,沿途的哈萨克牧民虽然冷漠,却总会不由自主流露出对旅游者的浓厚兴趣,虽然长居深山不善交流,脸上总是一副冷漠表情,但身体语言却暴露了他们的内心想法。 通常牧民远远看到我们多半会早早的挺直胸膛,在马背上坐的笔直,经过身边时突然催马加速,快速跑出一段再潇洒的勒马回头张望。 这个英俊少年也不例外,尽管骑在马上就像一尊雕塑,但看得出雕塑对我们的兴趣是相当的浓厚。 死的比活的管用 马道从山坡上切到山谷溪流边,一座木桥横跨溪流,另一条路沿溪流左岸通向山谷深处,“包扎墩,这里?”我指着木桥试探地问少年,少年很快做出回应,使劲的摇着头,再问了一遍,少年还是摇头,还抬手指了指左边的山道。 其实攻略上写的很清楚,过桥是正道,不过,攻略是死的,人是活的。 相信人还是相信攻略,这是个问! 后来回想起来,提出这个问,就已经是脑子被驴踢了的表现。 心里拿不准,指着木桥又问了一遍,少年坚决的摇摇头,催马走上左边山道停下来等我。 少年很执着的等在前面,犹豫了半天跟上少年,爬上草坡,少年脸上绽开了笑容,竟然哼起曲子来,拍着马鞍冲我招招手,示意让我上马。 我回头示意简单,简单很不屑的摇摇头,这下少年兴趣马上发生转移,掉转马头紧随简单身旁行走,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简单,曲子哼的更起劲了。 翻过山坳,浓雾中传出犬吠声声,木屋前几只牧羊犬作势扑咬,一个汉子应声出门喝止。看到我们,汉子显得很激动,手舞足蹈抛出一长串话来,他越激动我心里越拧巴,因为他的汉话太拧巴。 果然,我们走错了路,虽然人是活的攻略是死的,不过这次死的显然比活的更管用。 好不容易逮着个能开口说话的牧人,连忙拉住他询问科克苏河上的溜索。 “不在,没有了。”汉子连连摇头。 “桥?木桥?在不在?” “不在,冲走了!” 汉子的回答让我心里一沉,老米和简单心态很好,“到了河边再说吧。” 汉子叫来一个老汉,指着树林方向,让他带我们抄近路插过去。 光线的诱惑 随着老汉跨过独木桥,翻过山坡,走出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斜坡草地一直延向浓雾弥漫的山谷。 告别老汉,顺草坡而下,遮蔽山谷的浓雾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大幕般缓缓向上提起,山谷里的草甸、木屋、牛羊从大幕下一点一点显露出来,阳光星星点点洒落草场,沉睡的大地开始苏醒,盎然生机在起伏的山峦间涌动。 由衷的喜悦在心里流淌,我踏露而行,缓步走进慢慢显露的梦幻世界。晨雾的帷幕慢慢拉开,云雾渐渐散去时的光线那么迷人,我和老米像中了魔似地,频频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帷幕吊胃口般走几步就拉开一点点,云雾一点一点的拉开,阳光一点一点的洒落,大脑已经停止了运转被视觉支配着,恍恍惚惚走上几步,就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三步一停,五步一顿,一点一点被诱惑着迈动脚步。 这段路程的记忆很模糊,或者当时脑子里本就已经是模糊不清,简直就是一段魔幻的演绎,恍惚中已经不是在行走,似乎化作了一股快乐的溪流,从山坡上缓缓淌进雨后初晴的山谷牧场,就像一个蹩脚的后期剪辑作品,上一个镜头里我还在山坡上面对着茫茫白雾,下一个镜头切过来已经站在仙境般的谷地四处张望。 雾气渐散,阳光一缕一缕穿透云雾,仿佛带着重量般冲坠到山谷草地,草尖上密集的露珠在阳光映射下精灵般熠熠生辉,仙境一样的通透色彩在山谷里流动,清鲜的青草芳香,湿润的泥土气息,伴随着袅袅缥缈的薄雾在草地上飘荡,沁人心脾。 都是迷路惹的祸 几道栅栏挡在面前,牧场上忙碌的妇人走过来指点我们从栅栏低矮处翻进去,刚落地,她的老公从木屋后转出来,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喝茶。扔下背包径直往屋里去,我不敢客气,怕一客气就把机会给客气掉了。 汉子叫卡德拉洪,他一眼瞥见我手里的相机,伸手就把老婆拉到面前,问我:“照相?” 俗话说吃人的嘴软,这样的问话通常也就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卡德拉洪拉着老婆转来转去摆POSE,拍了逆光拍顺光、拍了牧场背景换木屋背景再换牛羊背景,拍完老婆接着拍夫妻照,也是顺光逆光牧场木屋牛羊换着花样来…… 好不容易折腾完,我还惦记着屋子里的热茶,正准备收工往屋里钻,卡德拉洪把手指塞进嘴里打出个响亮的呼哨,一个少年应声从山坡上拍马冲出,黑马少年冲到近前,原来是卡德拉洪二世驾临,于是又是一番排列组合,拍了儿子拍母子,拍了马上拍马下,拍了逆光拍顺光…… 相机装进包之前我环顾四周,忍不住多问了一句:“您,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卡德拉洪摇摇头把我们迎进木屋。 按规矩进屋之前先洗手,炕桌上很快摆出奶茶、面饼、奶油,卡德拉洪手法熟练的切着熟羊肉。喝着醇香奶茶,嚼着香喷喷的羊肉,清炖羊肉是那样的鲜美,我忍不住说了一句:“都是迷路惹的祸啊!”老米砸吧着嘴连连点头。 山寨版挤奶工,性别优势很明显 天山牧场 不知不觉就在卡德拉洪家里磨蹭了一个多小时,在简单的催促下才不舍作别。 火辣的阳光从湛蓝天空洒落下来,潮湿的草地蒸腾起一团团雾气,紧贴着地面漂浮,像一丛丛白色的火焰在燃烧。 皑皑雪山环绕山谷,峰顶冰雪在阳光下烁烁生辉,绿草如茵铺满大地,牛羊散落在草甸上悠闲的踱步,溪流切开绿草地蜿蜒流淌,潺潺的流水声悦耳动听,天地间透出恬静安详的气息。眼前这一切与脑子里臆想了无数遍的天山牧场竟然分毫不差,一种遥远又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心神安宁,信步缓行,我听得见心脏在舒缓的跳动。 穿行在美丽的山谷,忍不住回头对老米感叹,这一段路大概就是天山牧场的精髓了吧。 灿烂的阳光把坏天气带来的阴郁一扫而光,有了阳光的眷顾,整个山谷焕发出熠熠神彩。阳光也有副作用,自从它出现以后,我们的队伍行走起来就慢的像蜗牛,我和老米走走停停,尽情释放摁下快门的快感。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从第二天开始,懒散悠游的种子就开始在队伍里萌芽,我和老米首先就已经在阳光、美景面前举手缴械,很默契的把拍照排在了第一位,那些出发前的徒步计划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掉。 这些变化很微妙,一门心思追求傻走的简单竟然没有及时感知,也就没有提出抗议,这也无意中助长了我们的歪风邪气。 可怕的是,这些行走中的变化,仅仅只是刚开始。 负重 溪流在山谷流淌,马道穿行溪畔,行走在阳光照耀的青草地,与昨天的雨雾待遇相比,今天简直就是进了天堂。 转过山弯,海拔3660米的包扎墩达坂跃入眼帘,雪山环绕,马道沿着山谷缓慢爬升,走过溪流上的木桥,坡度变陡,队伍开始渐渐拉长。 出发前队伍减少了一个人,负重的压力陡然增加,因为乌孙出山后无法采购的原因,穿越夏特的很多物品不得不全程背负。在乌鲁木齐,背包过秤的结果让我们有点发怵,老米和简单分别是66斤、50斤,背包重量都超过了体重的一半,出发前反复测算的控制重量被大大突破。 虽然每件超重物品都只超了一点点,但汇总起来就很可怕。食品主要由简单采购,按照清单检查时,每种食品的超重理由她都说的很充分——没有小包装、重量估计失误、某样东西特好吃必不可少、某样东西是为某样东西配套必不可少、某样东西是我没考虑到她想到的必不可少……这些理由我统统都能接受,她的一口袋护肤品超计划我也能忍受,她的不锈钢大饭盒纯属多余我咬着牙也忍了,但当她掏出一双沉甸甸的精钢筷子时,直接让我崩溃了,伸手夺过来要扔掉,简单着急的阻拦,“别!这是我家最好的筷子,用很多年了。”后来,每当她掏出这沉甸甸的传家宝吃饭,都会把我给重新刺激一次。 清理半天的结果让我很郁闷,唯一减掉的就是我那把折叠大刀。 组队时对老米的许诺是负重不超过50斤,主要是担心报价太高把他给吓退,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负重徒步。把人拉进队伍后给他说了实话——不超过55斤,我心里明白这个重量还有不少水分,毕竟我们的公司刚刚组建,业绩压力太大容易把新员工给吓跑。 退出一名队员后报价顺势涨到60斤,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那儿明摆着,所以这次涨价老米很理解。老米这人很重感情,虽然这个重量已经让他心里打鼓晚上睡不安稳,但作为多年老友,他显然不好意思到这个节骨眼上还拆我的吊桥。第一次负重就享受到这样良好的待遇,老米还没出门心里就已经是忐忑不安,在乌鲁木齐称重后更是显得心事重重。 不过两天走下来大伙儿很快从心理和生理上都适应了背负,负重已经不是什么负担。老米只是抱怨背负重量严重影响立片的拍摄操作,这一点我也深受其苦,重压下的右肩右臂频繁抬起,不仅稳定性差,背包带紧勒下还有点呼吸困难,没多久我和老米的右肩就红肿起来,抬手拍立片简直就是煎熬。 心有不甘的扎营 马道在乱石陡坡上延伸,第一次负重爬山老米需要适应节奏,渐渐的落在了后面。 走到下午六点,天气陡变,乌云翻滚着从包扎墩达坂上压下来,天空飘起了雪花,很快雪花变成黄豆大的雹粒噼里啪啦洒下来。 今天的计划是翻过包扎墩达坂扎营,这一路上挥霍了太多时间,按我们的进度估计,爬上达坂正好是天黑时分,下山还需要一两个小时。望着乌云翻滚的达坂,在恶劣的天气里走夜路还是让我有些惴惴不安,不过这么早就停下扎营心里更是不甘,呆望着垭口犹豫不定,回头与追上来的老米商量。 老米毫不犹豫的说安全第一,正好山湾里有个空置的木屋,我顺水推舟安排在木屋里卸包扎营。 这么早就安营扎寨,仍然是老米很高兴,简单很不甘心。在干燥的木屋里烧水做饭,老米满怀憧憬的询问,“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能住在这样的木屋里?” 午夜,天气好转,如水月光铺满山谷,亮如白昼。 康复治疗 胃病和失眠一直折磨老米多年,体质每况愈下。08年我计划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寻伴无果的情况下就开始撺掇老米把他的处男行贡献出来,我的想法一开始就把他给吓着了,头摇的像拨浪鼓。也难怪,从没徒步过,一走就是十多天,而且还是进沙漠,想起来都是灾难,老米死活不从。 无奈之下我借着酒劲就开始给他下猛药,“老米呀,一个男人,这辈子总得做出一两件自己觉得不可能的事情来,当你老了以后可以翻出来在儿子面前炫耀。”这贴药药性太猛,把老米刺激的半宿没睡着,大清早就毅然决然的告诉我,“豁出去了!” 老米壮着胆子到巴丹吉林沙漠里走了11天,顶着狂风暴雨烈日的行走,每天喝着盐碱水,饱一顿饥一顿吃着含沙量很高的饭菜,睡在风吹雨打的帐篷里,老米惊喜地发现困扰多年的胃病和失眠症竟然不治而愈,看到老米从沙漠里回来变得睡觉倍儿香、吃饭倍儿棒、身体倍儿壮、精神头倍儿足,米嫂很是满意。 身体变好后老米消停了两年没再动弹,于是那些老毛病又开始跳出来作怪,身体状况越来越让米嫂感到担心。 今年的天山穿越寻伴依然很困难,无奈中再次打上了老米的主意,在我的反复撺掇和米嫂的坚决支持下,老米终于下定决心再来一次康复治疗。 疗效很神奇,简直就是立竿见影,从走路的第一天开始,老米就变得能吃能睡,晚上躺进睡袋不到半分钟就开始打鼾,失眠症的影子都找不到一点,反倒弄得我在他的鼾声干扰下开始失眠。 旅程还没过半,再次尝到甜头的老米就已经下定决心——以后每年巩固一次疗效。 监护人 温暖的阳光洒进山谷,天气大晴,老米在笔记本上如此记录——第三天,10点30分出发,我们的队伍越来越拖沓。 的确如此,我们的队伍以每天延迟半个小时拔营的速度迅速堕落下去,直到第六天出发时,一看时间竟然已经是中午12点,这才让我们开始悚然警觉。 爬上山坳,宽广的乱石山谷尽头就是包扎墩达坂,达坂上积雪不多,琼库什台村牧民比划的雪深及大腿显然是在吓唬人。 我们没走马道,朝着垭口方向,从谷底径直往上切,草坡爬上去就进入乱石堆,石缝里不时散落着北山羊那硕大的羊角,简单在乱石上轻盈的快速挪动,老米对这样的走法有些不适应,每一步都踩得很稳,渐渐落到后面。 第一天就约定老米收队,负责对简单的保护,如果是平路和下坡路,他的保护做得非常到位,老米做事很是认真严谨,严格贯彻人盯人的对位防守策略,总是寸步不离的把简单跟得很紧,这样严密的保护显得有点矫枉过正,看起来老米似乎不是在担心路痴驴走丢,而是在防止路痴驴一不留神就插翅飞走。 一旦开始爬山老米的保护就变得失控,简单每逢爬山必定会兴奋起来,而且是山势越陡越高兴,海拔越高越兴奋,步子迈得飞快,总是把监护人甩到后面很远,如果是冲垭口,那简直就是出笼的小鸟,不管不顾一个劲往前冲。 对这种一门心思傻走的路痴型特质人群,脱离监护是很危险的举动,于是给她约法三章,爬山时,收队的监护人可以甩,开路的监护人不能超,简单答应的很憋屈,却很守纪律,不越雷池一步。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往往就像一个无形的囚笼把自己罩起来,简单就是个典型例子,后来,偶尔因拍照时需要道具让她走到我前面去,她犹豫着看过来的眼神,分明是在怀疑我的提议会不会是个陷阱。 包扎墩达坂 昨天路上来往的牧民还是络绎不绝,到今天却一下子全没了影,空旷的山谷里只有我们仨在孤单的行走。 直到走上达坂下的之字形陡坡,马道上才开始出现积雪和薄冰,马道很好走,严格按照走五十步驻步喘五口气的节奏走路,上升的很快。 快到垭口,横切过一段平路,前方就是垭口,垭口岩石上赫然站着一只黑狗,看到我冒头就作势欲扑狂吠起来,垭口上竟然有劫道的狗?难道新疆的狗都这么霸道?如此牛狗!我对它不由得肃然起敬。 朝着霸占垭口的牛狗就冲了过去,还没等我举起登山杖,黑狗就忙不迭转身奔逃,待我爬上垭口,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垭口寒风刺骨,放眼望去,碧空如洗,广阔山谷一览无遗,湛蓝的天幕下峰峦叠嶂,雪山屹立连绵不绝,阳光照射在达坂冰川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我们顶着寒风呆了大半个小时开始下山。在山下又遇到落荒而逃的黑狗,当它消除敌意后,抵近拍照留念 马队的邀请 沿着溪流连下两个陡坡,走进了宽阔草场,草场尽头散落着两座木屋,远远的看到山腰木屋处走出一只马队,很快来到近前。 三男一女一婴五马一声不哼横挡在面前,审视的眼神上下打量,那只收买路钱的黑狗和他们站在一起,有了后台肯定就有底气,黑狗呲牙咧嘴的盯着我。 一声不哼是因为不会说汉话,冷漠是深山里牧民的天性使然,审视是对陌生人好奇。山里的牧民都显得很矜持,不会一见到你就热情起来,他们会仔细观察你的言行,直到决定接受你,不过,即便接受了你,他们看起来仍然很矜持,只能从眼角和嘴角的细微变化看出一点对你的好感来。 老米从后面赶上来把烟递过去,男人们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抱着孩子的女人开始叽里咕噜的问话。 语言不通,试探着模仿他们拿腔拿调的口气说了几声:“我们,去,科克苏河。”男人们对视一眼,有人点了点头,指了指山下科克苏河的方向,领头的大鼻子汉子拍了拍空马鞍,示意我们可以上马,回头向简单转达了马队的邀请,“不骑,走路更舒服!”简单使劲的摇着头。 马队沿着河谷溪流一溜小跑,在泥泞崎岖的马道上很快走远。午后煮茶休息,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通常情况会耽搁一个小时多一点,这一路上的南瓜皮的确有点多三男一女一婴五马挡住去路,别说我不识数,有一匹被挡住了我们试图追着马队走,但两条小溪缠住我们的脚步,马队很快没
涂正伟
从没有出过国门的我,看到了国庆自助游俄罗斯的召集帖子,感觉秋日的北方大国应该是风景绚丽的,一念之下联系了发帖人,然后冲动地拍下了往返莫斯科的飞机票,那个时候是2012年5月9日,正值普金重返俄罗斯政坛的日子。 之后好像觉得时间很多啊,可以看很多资料啊,这样的暗想下晃到了9月了,买火车票,订回程票。却几乎没做什么功课就来到了准备出发的时间了。时光就是这么简单地在反复中从一百多天变成一天或者两天的记忆,还是出行好,出行在外的日子,会因为与平常不同,哪怕一个小时,你都能记得她的内容和意义。我们的生活想要多留一些印记,就需要多一点出行。 什么是俄国? 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复活》,还是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三套车》、《红梅花儿开》,还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是保尔柯察金,还是卓娅与舒拉? 是彼得大帝、叶卡琳娜二世,还是列宁、斯大林? 是加加林,还是霍尔金娜...... 那个世界上疆土唯一跨11个时区的国家,那个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优秀运动员的沃土,那个第一个进入宇宙的强大的军事国家..... 脑子空洞的、混沌地、模糊着俄罗斯的形象。 直到旅行归来近两个月的现在,我迟迟不肯动笔,皆是因为我的脑海依然混沌不清,梳理不了对她的思绪,唯一清晰的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更多地去品读她、感受她、欣赏她! 这是一组无序的预告片,下来的文字和图片肯定有很多缺失,我只是以一个自助游的过客的身份,匆匆的走进这个国家,而且丝毫不懂俄文,留下的空白,就有待其他人去丰富和填补了。 旅行就是这样,向往憧憬,然后去经历,从字面图片到身体意识,那么多的想象因为脚步的移动,最终变成鲜活的片段,留在你的脑海里! 或许就此成为你的一部分! 我看到帖子下方提醒,一个帖子只能上传三张照片,我在大脑里努力搜索,希望找出对俄罗斯最深刻的三个感受,它们是哪三个方面呢? 一、俄罗斯的教堂 二、俄罗斯的园林 三、俄罗斯的美女本文1-6页游记,后接第19-20页,再接31,33-40页,47-61页看美女的到38页、55-56页 先看看我们这次的行程D1(9月30日), 早晨从深圳到香港入关(29日抵达深圳),飞往北京,再从北京飞莫斯科,一天吃在飞机上,乘坐晚上1130前往圣彼得堡的火车,夜宿火车;D2(10月1日),清晨抵达圣彼得堡,找好家庭旅店,开始“西餐”生活。坐地铁在列宁广场转公汽前往“皇村”,下午参观圣伊萨大教堂及十二月党人广场,步行涅瓦河大街,宿圣彼得堡;列宁广场皇村圣伊萨大教堂 D3(10月2日),上午去夏宫,乘船游芬兰湾抵达冬宫游览,中午露餐面包,晚餐吃牛排大餐,夜逛彼得堡临街小店,宿圣彼得堡;夏宫芬兰湾冬宫 D4(10月3日),早晨到弗拉基米尔教堂感受东正教仪式, 上午去彼得要塞,下午去滴血大教堂、喀山教堂,逛涅瓦河大街上百货公司,晚上乘火车回莫斯科,宿火车;滴血大教堂 D5(10月4日),清晨抵达莫斯科转火车去金环弗拉基米尔镇,游览圣母升天教堂及悠闲小镇,之后转汽车前往苏兹达尔镇,晚餐在镇上四星园林宾馆吃鱼子酱等,宿苏兹达尔; D6(10月5日),游览苏兹达尔,临时改变行程当天不回莫斯科而继续留住小镇,晚餐买菜做饭,吃了一顿典型的中国餐,晚上散步感受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宿苏兹达尔;D7(10月6日),碰巧遇到一年一度的赶集节,又改行程,一直玩到下午1点多坐车到弗拉基米尔镇,转长途汽车回莫斯科,夜游莫斯科地铁,宿莫斯科;集市上,边唱边卖,“咱们的大饼最好吃”(猜的啊!唱的什么听不懂)家里种的南瓜、土豆、萝卜、苹果......手工做的针织用品,统统都是自己做的!小洋娃娃带着小老鼠今天也来卖南瓜,好大的南瓜啊! D8(10月7日),乘地铁到新圣女公墓及修道院,中午吃日本餐,随后参观莫斯科大学,后乘船游览莫斯科河,晚上兵分两路,看马戏和芭蕾舞(未果),夜宿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莫斯科河上观卢日尼基奥林匹克综合体育馆 D9(10月8日),游览克里姆林宫、红场等,逛“古姆”国立百货商场,下午4点前往莫斯科机场,在机场免税商店购伏特加酒,730的飞机离开莫斯科,宿飞机上;雨中红场莫斯科“古姆”百货商店内D10(10月9日),早晨7点多抵达美丽北京,回到祖国怀抱,中午乘火车返回武汉。一碗清粥释思念 2012年的中秋节与国庆紧密相连,还没出门的时候,我就在想,今年的中秋我会在哪里欣赏明月? 我们购买的机票是从香港起飞到北京,再从北京转飞俄罗斯。29日我们抵达深圳会合,第二天清晨6点,出发前往深圳的罗湖海关,过关后打车前往香港飞机场,8:30准时起飞。在香港机场碰头的是四位女士和一对夫妇,另外一位男士将在圣彼得堡与我们会合,一共七人同行,我们自发组成 一个团队,小队长是年纪最小的zl——这次活动发帖的召集人。 第一次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从北京到莫斯科飞了大概7个半小时,睡觉、喝饮料、吃饭、上厕所、聊天、看录像、看书看杂志、伸懒腰、四处走动……. 从拘谨的扣着保险带到随意的来来去去;机上中国人的脸孔居多,不过看着老外也不觉得陌生,感觉飞机上像是一个临时封闭的小party,大家散漫而自在地各行其是,适当地保持着这种近距离却松散的关系。 飞机上显示屏,不断显示着我们的距离和空中航拍图,五千米甚至一万米,一万三千米,我突然想起那首迪克牛仔的歌曲“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思念像粘着身体的引力还拉着泪不停地往下滴,逃开了你,躲在三万英尺的云底……” 而此刻,三万英尺的不是在云底,而是云层之上,我们距离太阳更近,月亮更近。 这是我的2012年的中秋之夜吗?俄罗斯的上空,我们与明月齐肩! 可惜,还没等看到月亮,我们就落地了,俄罗斯与中国的时差是4个小时,俄罗斯特别擅长的就是阴天,等我们从飞机上走出来的时候,就发现四周阴沉沉的,气温低了很多。 都说进入俄罗斯海关检查很严,不让带水果点心之类的。我还是悄悄带了月饼和一些萝卜干,实际上都顺利过去了。出海关,换卢布,然后就是购去往火车站的市内快车票。 听说俄罗斯的交通也是很拥堵的,的士也不多,所以这次我们多半都是坐市内火车或者地铁,要不就坐公汽,从没打过的士。这是我们在机场的自动购票机前购买前往火车站的城市列车票 莫斯科的火车站有9个之多,不同的火车站是对应开往不同城市的火车,我们的小zl事前都搜索了那些地名和站名,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了拿着打印地图和名称到处问人的自助行走之路了。 我们在飞机场购买的城市列车票直达去圣彼得堡的火车站,但是等到了那里,却发现偌大个火车站,竟然半个英文都没有,这可是俄罗斯的首都,这可是开往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啊,应该也是最大的火车站吧,竟然没有英文示,可见俄罗斯的封闭和保守,这算不算大国沙文主义的遗风呢? 我们拖着行李从这边到那边,半天找不到哪里是候车处,天下着雨,地上都是水,问了几个人都搞不清,甚至警察也指错了方向,当时内心有点打鼓,在这种完全不通语言的地方,自助行是否太冲动了点?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候车处,也是大出意料,竟然这么狭小破旧,几排简陋的椅子,旁边有几个小吃店,比起国内各大城市宽大亮丽的候车厅,这个候车厅真是一个丑小鸭。 难道俄罗斯城市之间流动的人口很少吗? 幸好有那么几个小时的时差,我们才有那么多时间来找地方,然后穿上羽绒服或者冲锋衣在寒冷中等着上火车。 这是火车站的候车室,就那么几个座位,中间是行李通道,候车的人寥寥无几。候车厅一角,有情侣在吻别下接第5页 小zl之前就在网上订购了火车票,也用A4纸打印出来,在站台上,我们拿出护照,给列车员核对姓名,然后列车员就会告诉我们的铺位号,感谢阿拉伯数字,感谢这个在全世界通用的符号,难以想象如果是如中文汉字般的俄文数字,我们又该怎样。 这列火车都是卧铺车厢,车厢比国内的要狭窄,但设计很有意思,像软卧一样只有两层,下面的床铺是可翻动的,翻起来后将行李放到格子里,放上床板,能保证行李的安全。靠窗那边,平时是一个桌子两个椅子,睡觉的时候就把桌子放下来,也是一张整床,这样,一个档口还是睡六个人,不过排列不一样了。 这样的卧铺空间够高的,但床铺又窄又短,真是令人纳闷,我们睡上去不小心脚都会出来,人高马大的罗斯族人怎么够睡呢?这点到后面参观之后,才了解了所以然,且当后表。 一夜卧铺下来,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首先,与中国不同的是,卧铺床是没有铺好的,每个床铺上只有卷好的垫絮和棉被,旁边会有一套卧具,包括床单、被套、枕套、毛巾,全是白色的,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一看就是清洗干净的。 我们学着俄罗斯人的摸样,自己铺好床,装好被子和枕头,(毛巾是给洗脸用的)。等第二天早晨再把床单、被套、枕套和毛巾都取下来送到列车员处,自己收拾好床铺,卷好被子和床垫。(之后我们到家庭旅店,也都是如此发送床上用品的。) 这种自助的模式能让人感觉用具的洁净,但实施的关键是需要人们自觉收拾,自觉归还。 一节车厢的顶头左边是一个巨大的垃圾桶,人们有垃圾都是自觉地放到那个垃圾桶,另外一头是列车员的房间,房间门口是热水桶和一个装满了小吃食品的大盘子,列车到站列车员就把那个盘子收起来,等车发动了再端出来放在外面,上面有巧克力、咖啡和一些袋装小吃食品,都有价格,人们要买就自觉放零钱在上面,因为列车员是经常 不在附近的,(相当于中国那些穿梭在各车厢的流动食品车,只是物品没有那么丰富), 我去倒水的时候看着那个盘子不免感慨,真的没人偷吗?那些物品和零钱真的那么安全吗?(拍的照片因为火车晃动不清晰了,没放上来) 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车厢里无论有多少人,都非常安静,也有俄罗斯人在结伴说话的,但都只是轻声耳语,旁人是听不到声音的。这与我们国内在车厢里大声地说笑及随意吃食品完全不同。这种体验在之后的地铁、公汽、城市列车上及(没有中国参观团的)景点都能感觉出来,安静的公共场所俄罗斯各处所见。 自助式铺床、没有人看守的小吃售卖盘以及安静的车厢,这些细节是不是一块反光镜,照出俄罗斯民族的素质和文明。 作为经常出行的中国人,我们是否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反思呢?折叠好的干净的一袋用品 躺在干净的床单和被子里面,感觉很安心,很喜欢这种安静地移动空间,也喜欢上了这种网上结伴而行的方式,大家一路相互照顾,但却无需多的寒暄和言语,经常保持着各自的思考空间,这给我这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提供了绝好的驰骋之地。 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她就是在圣彼得堡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上遇到的沃伦斯基,她就是在这趟奔驰的列车上踏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启程,曾经那个品德高贵,教养十足,美丽大方,受人尊敬的上流社会的模范妻子,为追求爱情离经叛道,以致最后为爱而亡。这个复杂的俄罗斯女性文学形象,甚至比真实的人物产生更大的影响,一直在世间流传。 火车的终点站,就是安娜的城市,圣彼得堡,这个曾经的帝王之都,会承载怎样的繁华,我们还能否寻觅到她所依附的那份上流社会的喧哗和骄傲……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走出火车站,发现雨停了,抬头望去,只见明月当空,这是从中国走过来的中秋月吧,我们在圣彼得堡见面了! 整齐的楼房和站前广场的方尖堆静静地矗立着,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网上联系的家庭旅店就在火车站附近,于是,大家 拖着行李兴高采烈地前往住所,准备开始我们的圣彼得堡之旅!下接第6页 根据地址我们找到了那个临街的小院,三面都有门,只有正对的门前亮着灯,看那样子,也像个家庭旅店的样子。但大门紧闭,怎么敲也没有反应,看门上贴有电话,打了半天没有人接。再拨一个电话,传出来的全是鸟语。 几个人在门前僵持了半个小时,终究没进到里面。大家决定先到街上去吃个早餐,然后等天亮了再想办法。 这家店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连锁店,虽是咖啡店但也有各种快捷西餐小吃。 店里没有客人,只有一个小伙子在柜台后面听歌,看到我们进去,很热情地对我们笑着,拿出菜单让我们点。 菜单以俄文为主,但配有图片,而且有部分英文单词。 这是我点的猪肉卷,配一小碟酸奶,一共199卢布。 一顿早餐一下子就花去40元,还真是有点奢侈。而且,吃下去,感觉是没吃饱的,不过想着两卷肉下去了,应该营养是够了的。 这刚开始呢,可不敢想念豆浆、油条、小米粥了。 这个猪肉卷正式拉开了我们西餐的序幕! 吃了小帅哥做的早餐,突然有人想到让他帮忙打电话,他是能听懂对方的表达的。这招果然好,小zl告诉他我们的意思,他能听懂几个英语单词,也算明白了我们的大意。他打完电话,告诉我们具体的情况,我们团队的那位男士出去寻找,竟然找到了旅店。之前我们敲了半天的地方原来是错误的,并不是那家,而是旁边右手边的那栋,门小得很,门前也没灯,难怪晚上我们找不到了。我们到得太早,订的房间还没有空出来,大家简单的洗漱一下,把行李放在过道上,一致决定先出去玩了再说。嘿嘿,这下,我们可以出门了! 后接第19页 走不远就看到清晨的那个火车站,天这么蓝,方尖堆在阳光下变了模样。一直都听说圣彼得堡一年晴不了六十天的,我们来的头天就奖励给我们一个大晴天,嘿嘿,真是幸运,回家继续攒人品!(他们说人品好就会出行遇到好天气!)我们今天的计划是去“皇村”,必须先坐地铁,然后转公交。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地铁站。我们这几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找”,找地铁、找车站、找旅店、找景点等等,自助游因为有不断地寻“找”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估计火车站里肯定有地铁,我们就从昨晚出来的地方又进去。白天来看圣彼得堡的这个火车站,感觉比莫斯科的那个好多了,墙上巨大的圣彼得堡的地图,相对宽敞的候车厅,还有各种艺术的雕塑和壁画,已经让人感觉到了圣彼得堡的气息。进了地铁,才发现与国内的地铁差别太大了。 第一感觉就是特别深,踏上通往地铁的自动扶梯往下看,根本看不到底,估计从上到下得花二分钟,只见彩色精致的广告灯箱一个个向后移动,我们就好像鼹鼠似的,一下子钻到地洞里了。 查了一下资料,圣彼得堡的地铁有些是建在地下100-120处的地层中,其中至少有一个地铁站是世界上真正的深度最深的地铁站。一是因为地表层的原因,另外更重要的是战备的因素。据说,斯大林时代在建造这些地铁的时候,都是将其作为防空战备的场所,那个时候正是核武器发展迅速的时代,所以不惜巨资投入其中。地铁入口处深长的电梯把人们带入地底站台第二个感觉,是站台设计都不相同,各具艺术特点(这个特点在莫斯科地铁更为突出),站台头顶是彩色的壁画,墙壁是材质不同的雕塑,在顶棚还做了别致的石膏花边,俄罗斯民族的艺术性渗透在各个角落。 第三个感觉,发现有设计完全不同的候车通道。不知道是不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有的跟国内一样候车站台是开放的;有的好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像地下通道一样,大理石的墙中间一道道全封闭的门,特别厚实,人们是无法知道是否有列车过来,只有等门开了,才可以直接进入车厢。普通的候车台全封闭的候车台 小zl招呼大家下车了,钻到地面上,发现川流不息的车流中间,竟然有一道很漂亮的凯旋门,前面还有几道有轨电车,很有特色的街景啊,先不管那些,过了马路拍照再说。一会小zl叫我们了,“大家回地铁站。”原来我们下错了站,早下了一站。哈哈,错了也好,错有错的景色!马路中间的凯旋门,听说圣彼得堡有四个这样的凯旋门,全部是由生铁做的,也不知道我们是到的哪条街。凯旋门上的雕塑很精致,建筑物上都有配套的雕塑是圣彼得堡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看上面的数字,这个凯旋门是1830年左右建造的有轨电车在马路中间穿过。游记后接31页 下了地铁应该坐11路公汽,等了一会,过来一辆,等六个人还没上完就下来了,说是坐反了。过了地下通道到马路这边,就见着11路过去了,却不知道哪里是车站,几个人又浩浩荡荡地沿着车的方向去找。 真是佩服小zl,在一个路口,她竟然又跑回马路对面去问人,竟然还给她问到了,我们就稀里糊涂到了一个广场,一看那个雕像就知道——列宁广场,又白捡一个景点。 看到这个雕像,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十月革命时圣彼得堡是苏维埃政权的司令部,列宁在这里领导了那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为了纪念列宁,这座城市甚至在他遇害后被改名为列宁格勒,但时过境迁,现在俄罗斯对这个事件保留好感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更愿意称那场革命是“政变”,是将俄罗斯带入苦难深渊的开端,圣彼得堡甚至出现过列宁雕像被炸的事件。 但不管怎样,列宁还在这里站着,像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样站立在圣彼得堡城市的中央。 看来,俄罗斯民族对于自己的过去还是很包容的,所以,在这个城市我们可以触碰到很多的历史痕迹,无论那段历史是红色的还是白色的。列宁演讲时的动作还在广场上留存,他的激情曾点燃的是一场革命正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记得列宁。 圣彼得堡的公汽没有中国的公汽那么先进,我们坐的是一辆像依维柯那样十几座的车,车上人一直不多,偶尔有几个人站着。 车上没有售票员,也没有专门的收款机器,大家上车,把钱放在司机旁边的引擎盖上,多部分都是自备零钱,如果需要找零,司机回过头来在旁边的盒子里找给顾客。给钱给得简单,收钱也收得很随意。 我们把地图给司机看,司机比划了一下,35卢布一个人,我们请他到站招呼我们一下,也不知道司机听懂没有,反正他笑着点了点头。 坐在公汽上,一路欣赏圣彼得堡的风景,觉得很是惬意,到哪个城市都该去坐坐公汽,真正地坐在当地人中间,让公汽慢悠悠地带着你在城市中穿行,那样,你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气息和脉搏。 皇村在城市的南郊24公里外,公汽好像开了很久似的,停在一片小树林前面,乘客和司机都告诉我们到站了,有人还指给我们前面的路。 大家下来沿着公路走着,过了马路是一个转弯。 转过弯,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完全被眼前的景色给震住了: 一条笔直的路,阴沉厚重的云朵前,左边是大片红黄相交的树林,形成一条彩色天然屏幕,一瞬间就出现那个词:开满花的树!那么壮观而气势,宏大中透着娇艳,只憾人心! 树下是碧绿的草坪,草坪上都是落叶,一阵风过,红黄的叶子缓缓飘落下来,有的还飘到草坪边的流水中…… 环卫工人正在收拾草坪的树叶,好像在收拾自己的家园一般,他们的身影让画面更加鲜活,好像是一段注脚——劳动也是一种风景!游记后接第33页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叶卡捷琳娜花园的一侧树墙,参团的旅客可能是从其他的路过去的,他们直接就坐车抵达了皇村的门口,所以这条路上才这么清静,清静得如此绚烂。那些秋天的色彩随着脚步的挪动,缓缓拉开序幕,原来它们是衬托,它们的身影是为了那个蓝色金顶——光彩夺目的叶卡捷琳娜宫! 我们到了目的地“皇村”,她还有个名字叫“普希金村”,是因为普希金小的时候在这里读过6年书,而普希金被称为是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创作者,“俄国文学之父”,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锋,在1937年将这里改名为普希金村。 但短短的6年的读书生活,除了后人留下的一座雕像,整个宫殿和花园再也找不到普希金的痕迹,走到哪里都是皇家的气息。所以叫皇村还是最贴切的。 我们进了园子,竟然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中国旅游团队,熟悉的皮肤、面孔和声音,让我们有回到了中国的感觉。 皇村分为几个部分,我们还是先排队进入叶卡捷琳娜宫吧。 进入宫殿是需要单独买票的,(100卢布),这里屋里屋外温差很大,一般进入房间都会脱去外套,整个俄罗斯的这些室内参观场所都不允许带外套和背包进入,都必须存起来。所以,每个景点都有大范围的存包、存衣处,有专人的管理。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小说和电影的一些场景,那些外国人出席宴会、party之类的活动就是进门先脱去外套和帽子,将这些交给看管人,看来这是一种习俗了。我们就好比是那些被邀请的客人一般,嘿嘿,有点意思。 大家戴好鞋套,先上二楼吧。 非常幸运,正好有个中国旅游团进来,我们就跟着一起了解这座宫殿吧。 18世纪初,彼得大帝为了夺取一个适合的出海口,打开面向西方的“一扇窗口”,对当时的北方强国瑞典发起了战争,在征战到今天叶卡捷琳娜宫的所在地时,遇到了特别顽强的抵抗,在浴血奋战后,终于攻克该地。彼得大帝感到好奇,于是抓来给一名瑞军俘虏询问,原来当时的瑞典国王很喜欢此地,希望在这里建一座行宫,彼得大帝听后笑了,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这里以后就属于俄罗斯了。” 战后,彼得大帝就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一次,彼得大帝来到他的一个宠臣家喝茶,被上茶的女茶奴的美貌所吸引,就索要了这位女茶奴,并一生宠爱她,封其为后,还就将这块地赐给了她,她当时只是让人简单的盖了一座二层小楼。她在彼得大帝死后成为俄罗斯新一代女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她去世后,即位的伊丽莎白将那小楼拆除,在此地大兴土木,建成了今天的叶卡捷琳娜宫摸样,而她及后面的历代沙皇也经常前往此地度假,所以这里称为“皇村”,那个宫殿叫叶卡捷琳娜宫。([]
许哲盈
——前序—— 是的,我又犯了拖沓的毛病,不晓得是因为此行归来身边突发的一些变故,还是因为深秋过后必然是冬的慵懒,总之,惰性在身心里肆意蔓延,让十.一的游记一拖再拖。几天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为一位好友翻开“七藏沟”的相片,曾经的时光乍现眼前,让我不由自主的在行前的户外讨论群里敲打上一句“我,打算写游记了……”是的,就这样,就这样轻轻地想念一下,心,便微微的悸动在行云流水的路上——记忆沿着来路,彷佛眉眼处所见到的“七藏沟”的秋色就像刚出窑的青花瓷,带着一抹薄薄的紫蓝色的晕绽放着令人怦然心动的美……——记 低首尘埃,让我们在这个冬季共同找回那份秋天的绚烂,和路上那个真实而温暖的你……是的,时间带不走浓于水的亲情,岁月留不住虚幻的友情,真正的情谊无需想起,因为,因为我们从未忘记——无论她(他)在或不在,你我都会惦念。今天,在这里,愿我那情如父母的亲人不再受尽病痛的折磨;愿此行分别后不久因交通事故离去的队友“小陈”在天堂里依旧会快乐行走……——记 生命从开始就注定了是一次出人意料的奇遇,无论从哪里启程,与亲人,与朋友,一旦相遇谁都无法拒绝和抗拒。但愿这一辈子我们都能带着一份美好的憧憬,笃定在一段共同的旅程上,不论分别后是再一次相逢的拥抱,还是从此化作深深的缅怀,我们都要感谢生命,感谢生活,感谢所有的“遇见你”……——记 是的,你可以说我矫情,只是我知道,知道这里的每一个字符都包含着梦想的痕迹,每一张色彩都代表着脚步丈量的行径,我是真心的怀念这段曾经走过的路和那路上的朋友,希望这一路无论是相得还是相失,愿我们都能记得今生的这段美好。今天,我愿把记忆中的这些东西在这里倾诉,送给所有热爱户外生活的朋友,也希望它们能漂洋过海、翻山越岭送给远方的队友——只为曾随心而行……——记1、队长:江西赣州的“窗边的小豆” 2、队友:安徽合肥的“渐行渐远”3、队友:上海的“牛马岁月”4、队友:上海的“小陈” 5、队友:广西柳州的“东南(烧烤大叔)”6、队友:广西柳州的“冰点”7、队友:浙江宁波的“一森”8、队友:江苏连云港的“大灰狼”9、队友:提前下撤的浙江温州的“山鹰山音”10、队友:提前下撤的浙江温州的“随心”11、队友:提前下撤的广东深圳的“Joey”(
郑家铭
萧县阿诺--河南8日游时间--2010-9-6至9-13日地点--河南人物--萧县阿诺项目--自驾路线和景点6号中午从萧县出发一路310国道,下午2点半到河南商丘,归德府城墙--壮悔堂--候府--归德府文庙--八关斋--张巡祠--应天书院--於伯台,晚上住开封.7号早6点出发一路310国道,景点--巩义市青龙关--宋陵--康百万庄园--杜浦陵园--洛阳白马寺--关林,晚住洛阳,8号上午洛阳龙门石窟--东窟--白园--香山寺--西窟--下午孟津黄河小浪底水库--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园,晚住济源市,9号上午沁阳市神农山--下午青天河,晚住博爱县,10号武涉嘉应观--郑州黄河花园口风景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下午楚河汉界风景区,晚住郑州,11号上午新郑市--黄帝故里--郑韩故城--欧阳修陵园--下午始祖山--晚住郑州,12号--登封市嵩山风景区--上午三皇寨--永泰寺--下午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晚住郑州,13号一路310国道回到萧县,来回2000公里黄河小浪底风景区门票40元,从2008年开始,大坝不让游客上了 神农顶([]
《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摇椅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最新章节。
摇椅小说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