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愿意归还马岛,阿根廷却要用战争的方式

英国愿意归还马岛,阿根廷却要用战争的方式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总人口约四千,绝大多数是英裔。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宣布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2年英国占领马岛。然后双方开始进行了长时间的关于主权归属问题的谈判。
1982年4月2日,时任的阿根廷总统阿尔铁里出兵占领马岛,导致英阿马岛战争彻底爆发。两个月后,英军取得胜利重新占领马岛。加尔铁里被迫辞职,并被送进了监狱。
(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拼得你死我活,好像#8203;仇敌见面。
其实,战争爆发前,谁也没有想到两国会爆发战争,就连加尔铁里都不相信。因为对于所谓的领土争议,根本就没有争议,英国人早就想将它让给阿根廷了。
对于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阿根廷伟大的诗人博尔赫斯这样总结:两个秃子争一把梳子。
既然英国早就表态要把马岛还给阿根廷了,为什么两国还打起来了呢?
而且马岛战争后,英国人彻底关闭了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的大门。阿根廷人看着家门口的马岛拿不到手,窝心;万里之外的英国为了管理马岛,也窝心。
那么,当时英国为什么想将马岛还给阿根廷呢?
二战之后,英国对于海外的殖民地已经无暇顾及,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问,任其自#8203;立的状态。马岛因资源匮乏,距离遥远,英国更是将其当成包袱。多次派人劝说岛民接受阿根廷,以便脱身。可以说,英国和阿根廷对于马岛的谈判,一个想给,一个想要,气氛挺和谐。
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赶上内外交困的政治环境。过度的社会福利导致英国病入膏肓。失业人口比她上任时翻了一番,通货膨胀惊人,推行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毫无进展,民调支持率降到25%以下,成为英国历史上支持率最低的首相。她所领导的保守党支持率,更是跌到18%。按照这个势头,接下来的大选,撒切尔夫人不光不能连任,甚至输得有多难看,也都很难说。
(撒切尔夫人)
为此,撒切尔夫人抛出马岛问题,以降低民众对经济的针对度。她表示驻军马岛对英国政府来说,是一笔额外的负担,必须削减马岛军费。
对马岛急于脱身的英国,已经急不可待了。
唯一的麻烦是,马岛上的英裔居民,死活不答应。
那么,阿根廷政府又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呢?
加尔铁里担任总统的阿根廷政府,是当时典型的军事独裁统治,对外紧跟美国反社会主义阵#8203;营,对内实行疯狂的高压政策。加尔铁里上任后,阿根廷国内经济严重衰退,到1981年通胀超过600%,物价居高不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此时的阿根廷,对加尔铁里政府的反对浪潮此起彼伏。和撒切尔夫人一样,加尔铁里也急需找一个政治掩护,来转移民众对他的愤怒。他盯上了英国人急于脱手的马岛,他要以阿根廷民族英雄的形象,以马岛主权的回归,夺回在民众心中的支持率。
加尔铁里首先在国内大造舆论,就马岛主权问题,激发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从而把注意力,从破败的国内经济和政府的无为而治上转移开。然后少量出兵马岛附近的南乔治亚岛进行试探。
当时的英国政府,正为忙于处理抵抗私有化改革的国内抗议浪潮焦头烂额,只是向阿根廷发出了断交的外交措辞。这让加尔铁里认为,急于从马岛脱身的英国,为了应付内乱,不会为了马岛开战。
一不做二不休,他再次出兵,将阿根廷国旗插到了马岛上。
(加尔铁里)
占领马岛之后,加尔铁里民望瞬间飙升,他的军政府又重新获得支持。昨天还在咒骂政府的阿根廷人,在总统府前载歌载舞,欢庆马岛回归。加尔特里被冠上阿根廷骄傲的美誉,被人们族拥着接受一波又一波的赞美。
但是,加尔铁里忘了,虽然英国视马岛为鸡肋,但它仍属于英国主权管辖。他的出兵,等于挑战昔日大英帝国的尊严。英国民众的愤怒火焰,就此熊熊燃烧起来。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连阿根廷都敢欺负,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让风雨飘摇的撒切尔夫人政府绝处逢生。为了提振英国士气,重新树立民望迎接大选,必须狠揍加尔铁里这个冒失鬼。
英国出兵后,加尔铁里吓得不轻,几度要从马岛撤兵。但亲手煽动的民众爱国情怀,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结果可想而知,才鼓动的一点民族士气,又被打回原形。刚当上民族英雄没几天的加尔铁里,又一次被民众的唾沫所淹没。
马岛战役,使英国人民的爱国力量重新疑聚,促进了英国人团结一心面对困难的决心。如果当年没有这个爱国精神唤醒的契机,不但撒切尔夫人和其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垮台,英国将会一盘散沙,更加沉沦。
TAG标签:
少女患阴道炎的原因围术期伴发的精神障碍如何缓解
卵巢囊肿出现后有哪些患病信号
胰腺囊肿的四大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