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平衡车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看完《长安十二时辰》,发现李白竟然是个宝藏男神

发布时间:2022-06-27 16:49:54 阅读: 来源:平衡车厂家
看完《长安十二时辰》,发现李白竟然是个宝藏男神 看完《长安十二时辰》,发现李白竟然是个宝藏男神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李白可谓实红,包办了了全剧的所有作词,《清平乐》、《短歌行》、《长相思》……每一首都是打榜小能手。

说到这位大唐的金牌作词人,他真的很有必要上一下《鲁豫有约》、《可凡倾听》、《非常静距离》……因为跨越千年,我等追星少女对他的了解,实在是少之又少,有太多可聊的了。

毕竟,从现有的史籍来看,李白身上的谜团实在太多了,绝对是一个生平成谜、人设神秘的宝藏爱豆。

这位令人神往的盛唐明星,究竟长什么样?作为后世无数文人偶像的他,有着怎样的人设?这位男神有过怎样的婚姻生活?

李白的颜值

李白,可以说是唐朝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但现代人对他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他的诗歌作品,陌生的则是他隐藏在诗歌背后的人生故事。

首先,对看脸的现代人来说,最关心的当然是诗仙李白的颜值水平到底怎么样?

说到李白的长相,大家很容易会想起这样一张画像——来自于《历代古人像赞》,但这并不是唐朝人画的,而是明朝人根据自己对李白的想象创作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明《历代古人像赞》中的李白画像

那么,李白到底长啥样呢?

据史料记载,凡是见过李白的人,都对他的眼睛印象深刻。

据魏颢《李翰林集序》中描述,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形容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像饿虎一般。崔宗之的《赠李十二白》也记载,李白“双眸光照人”。而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见过李白本人。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则对自己有过身高不满七尺的记述,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概是不到一米七。这个头在现代虽然当不了长腿男神,但在唐朝的男子中却并不算矮。

李白的人设

首先,李白绝对是妥妥的外向型爱豆。

李白的口才特别好,据见过他的人记载,他一旦打开话匣子,那一定是口若悬河。

李白自己也有过这方面的描述,据李白的《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李白的堂弟李令问,曾经问他一个问题“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意思是问李白的五脏六腑是不是都由锦绣堆成的,不然怎么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白包办了作词

再次,连千年后的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另一大人设,是爱喝酒。

其次,李白还有一个轻财重义的人设。

李白25岁时出川,短时间内就花光了30万钱,这是什么概念呢?据史料记载,开元中期唐朝一斗米的价格约为13文——30万文差不多能买两万三千斗米,可见李白家里得多有钱,他花起钱来又有多大手大脚。

这些钱李白都怎么花的呢?大多数都被他用来资助落魄文人了。李白自己记载说,但凡看到有才华又落魄的公子,他都会施以援手。

《长安十二时辰》中程参一直念叨着要去拜会李白

说到李白的有钱任性,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将进酒》人人都会背,这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里的“主人”指的是元丹丘,他说没钱喝酒了,李白就让他拿好马好衣裳去换酒喝。

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李白这里拿的是自己的马和裘皮大衣,但你们仔细再读就会发现,这里说的其实是李白让主人家把马和大衣拿去换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妥妥的“坑队友”,视他人的金钱如粪土。这也说明了李白和朋友们之间的往来,把金钱看得并不重,喝酒宴饮最后是谁付的钱,大家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然后,李白还有一个非常有侠气的人设。

据《李翰林集序》记载,说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在书中对李白的描写,主要都来源于李白的自述。李白自己在《侠客行》中,也通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暗示过自己曾经杀人。虽然没有其他的史料可以佐证李白曾经杀过人,但根据他的自述,“杀过人”这个人设,还是存在的。

而且,“任侠”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片义勇为的意思,所以李白才会对这件事儿津津乐道——这也能解释为何官府没有惩办他。

王宠草书李白古风诗卷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李白还有一个仙气飘飘的人设。

道教在唐朝时是国教,李白从小崇尚道教,读了很多有关老庄的书,他平时很喜欢穿道教的服装,诗里也总有玄远缥缈的道教气息。

最后,关于李白还有一个众人皆知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讲述李白逃学时遇到了一位正在用铁杵磨针的老婆婆——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虚构的。

因为酷爱讲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李白和他的朋友们,都没有对这件事做过任何描述记载;其次,这个故事出自于宋代的《锦绣万花谷》,据说事情发生在四川眉州象宜山旁的武氏岩,之后《方舆胜览》、《山堂肆考》也都记载了此事,但问题是,李白并没有过在当地求学的记录。

据李白自己描述,他的家乡是四川江油,他小时候曾在大匡山一带学习——当地有宋神宗时期立的碑专门记述此事——李白在《上安周裴长史书》中也提到过,除了大匡山,还曾在岷山之阳(今四川青城山)学习过。但从没有过他曾在眉州象宜山读过书的任何记载。

李白的职业生涯规划

李白和唐朝的文人们一样,都梦想着能匡扶天下,他在《邺中赠王大》中写道“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和《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姚汝能、徐宾、程参一样,李白也怀揣着一个当宰相安邦定国的人生理想。

毕竟,当时,文人们除了当官,也没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长安十二时辰》中许鹤子吟唱李白的《短歌行》

那么,这么有才又有名的李白,为啥终其一生都没考过科举呢?这和李白的家世有关。

由于李白对自己的身世记述非常模糊,所以后世对此并不十分清楚,只能大致推测出他应该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但他的家人为什么会在碎叶,后来又为什么迁居到四川江油,他家是否经商,这些都不甚清楚。但由于西域农业不发达,发达的主要是商业,且上文提到过,李白出川时随身就能带着三十万文之多,可见其财力惊人,所以他的家人是商人的可能性很高。

由于当时商人是贱业,所以李白对家人的背景一向讳莫如深。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即工商业出身的人,不能当官。所以李白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至于李白后来官拜翰林待诏,则是皇帝特批的,可以突破身份的界限。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白“作词”的部分曲目

李白的婚姻

据魏颢的《李翰林集序》记载,李白一生一共有四段婚姻。

李白的第一段婚姻,是入赘许家。

李白25岁出川后的第一站,是云梦泽(今湖北境内),他正好在安陆碰上唐太宗、唐高宗朝的宰相许圉师家招上门女婿,于是李白娶了许家的孙女——李白希望借助许家的名望和人脉,为自己的仕途铺路。李白和许氏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伯禽,女儿叫平阳。

李白在《少年行》中,曾写道“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表达了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换取功名的意愿。可见,李白对通过姻亲换功名这件事儿,也很有些不安。他和许氏的婚姻只维系了十年左右,就带着自己的儿女迁居到了今山东境内(此后再没有关于许氏的记载)。

李白在山东兖州结识了刘氏妇人,但两人感情并不好,很快就分开了。之后李白还娶过一个鲁地的妇人为妾,在《李翰林集序》中,她连姓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鲁一妇人”这样的记载,但她为李白留下了一个儿子。

后来,李白又娶了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为妻,这位妻子后来的李白的仕途中,对他颇有助力。

李白草书《上阳台帖》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璀璨的明星,他的诗是盛唐气象的最好代表,开元盛世正是因为有了他,才有了泱泱大国在文化上的流光溢彩。

循着历史的踪迹,八完李谪仙的颜值、人设和婚姻,下一期,我们再来聊一聊李白的才华和职业生涯。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朝路人

轮播图H5模板
通知公告H5模板
淘宝全屏海报海报
抖音风海报